解密河北香河、燕郊北派传销黑幕--两年亲历者血泪口述实录...
一、疫情困局下的致命邀约
我是云南人,2020年从外省大学毕业后,因疫情滞留老家,求职屡屡碰壁。2021年七八月间,一位从未谋面的校友突然在学校群里加我好友。她自称在浙江工作,言语间满是关切,三天两头打电话陪我聊天。那时的我万万没想到,这通看似温暖的联系,竟是精心编织的骗局开端。
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校友早已加入传销组织,而她的“推荐人”是传销里赫赫有名的“拉人头高手”。早在她联系我之前,那个男生就曾潜入校友群试图加我,被我删除后,他们才祭出“校友牌”——利用同校身份迅速建立信任,这是传销惯用的“情感破冰”术。
二、赴京求职:踏入陷阱的第一步
9月初,校友突然告知我她要去北京投奔亲戚,并热情邀请我一同前往。“北京机会多,我家亲戚能帮你安排工作,住的地方也不愁。”她的话精准戳中我的痛点:疫情下的就业焦虑、对北方的陌生好奇,以及年轻人急于证明自己的好胜心。
尽管出发前表姐曾提醒“北京传销多”,尽管前夜莫名心慌到失眠,尽管母亲反复确认“对方可靠吗”,但我始终抱着“自己不会这么倒霉”的侥幸。2021年9月23日,我带着行李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,殊不知,这竟是一场长达两年的噩梦起点。
三、接站套路:从手机被控制到空间隔离
抵达北京大兴机场后,校友指示我乘坐大巴到指定地点集合。等待期间,她反复叮嘱“戴口罩、别和陌生人说话”——美其名曰“保护安全”,实则是防止我中途接触“负面信息”(传销术语,指揭露传销的人或事)。
来接我的除了校友,还有一个自称“同乡”的女生。两人一见面就拉着我热络寒暄,夸我“独立”“孝顺”,情绪价值给得满满当当。她们以“帮我拍照片”“找视频解闷”为由,不动声色地耗干我手机电量,又以“放行李”为名绕路闲逛,直到夜幕降临才带我坐上公交车。
车程中,她们刻意选择靠窗座位挡住站牌,不停找我聊天分散注意力。等我晕车睡着再醒来时,已到了河北廊坊香河县的一处郊区。骑电瓶车来接我们的“大哥”(传销里对男领导的称呼)一路和我闲聊,带我穿过狭窄小巷,走进一扇紧闭的大门——直到铁门在身后“哐当”锁上,我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恶寒。
四、传销“家文化”:温水煮青蛙的洗脑开端
所谓的“家”,不过是燕郊郊区的破旧平房,十几个人打地铺挤在两间卧室,男生住“男寝”,女生住“女寝”,客厅兼作“课堂”。刚进门,就有“老乡”“同行”热情迎上来:有自称“学计算机”的重庆男生(后来发现是传销根据我同学背景刻意安排的),有和我一样“在家帮母亲干农活”的女生,甚至有人端来热水要给我洗脚——这叫“带配做法”,一男一女两名“师傅”会全天候“照顾”新人,实则监视和洗脑。
当晚,我被安排和女生睡一间,睡前隐约听到客厅传来细碎的讨论声。后来知道,那是“领导”在根据我的反应(比如对居住环境的态度、聊天时的关键词)决定“点行业”(传销术语,即揭露所谓“事业”)的时机。
次日清晨,“男师傅”端来白粥和牙刷,一群人围坐在男寝玩起了“童年游戏”。正当我放松警惕时,一位“姐姐”(女领导)突然推门而入,所有人立刻起身握手问好,场面堪比职场“晨会”。她绕着“什么销”“传销”“直销”等话题层层递进,直到我意识到自己身陷传销时,她早已给我下了“考察完才能走”的通牒。
五、精神控制:从恐惧到麻木的心理驯化
发现被骗的第一时间,我试图冲出门逃跑,却被“女二把手”粗暴拽回,她指着大门警告:“你是客人,最好老实待着!”那一刻,看着屋里十几个眼神漠然的年轻人,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恐惧——原来这里根本不是什么“家”,而是用情感和暴力编织的牢笼。
接下来的“考察期”,是长达九天的精神凌迟。他们用“八大问题”系统洗脑:
负面问题:灌输“北方警察工资低,靠打击传销捞油水,新人报警只会人财两空”的谣言,甚至安排“被警察打过”的“师傅”现身说法,彻底摧毁我对外部救援的信任;
合法性问题:用“直销”“国家还没立法”“国家暗中扶持”等话术偷换概念,声称“交2900元入会费买产品,发展2名下线就能赚290万”,投资3个2900元,不但能拿3个290万,还有额外1000万的奖励;
情感绑架:业推荐人每天给领导洗脚、洗衣服(里面管这个叫树立赞美,业务员不能对领导装大),意思就是领导帮推荐人解决她网下的各种问题,推荐人就要给这个寝室的人洗衣服洗脚做饭,然后“师傅”则反复念叨“你朋友为了你多不容易”,用道德枷锁让我羞于反抗;
环境控制:没收身份证、银行卡,关闭手机导航,禁止讨论“其他寝室”“领导背景”等敏感话题,甚至连微信视频号都要检查,彻底切断我与外界的真实联系。
(传销洗脑内容)
他们还深谙“红白脸”战术:领导在饭桌上板着脸讲“纪律”,私下却递来辣条说“理解你想家”;“师傅”一个唱黑脸骂我“不知好歹”,一个唱红脸陪我聊人生理想。当第七天饭桌上出现“大表哥”(投了100套产品的“成功案例”)时,我发现自己竟开始动摇——在这个封闭空间里,所有人都在告诉你“这是唯一的出路”,再清醒的人也会逐渐麻木。
六、深渊沉沦: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蜕变
2021年10月2日,在众人的起哄和“爱情幻想”中(传销故意撮合我和“大表哥”营造“成功氛围”),我掏出身上仅有的2900元,成为了“香港卓丽”公司的一名“业务员”。当晚,我被送回“本该属于我的课堂”——那里的人用掌声和“欢迎回家”迎接我,仿佛我不是跳进火坑,而是登上了人生巅峰。
加入后,我才真正见识到传销的残酷生态:
层级金字塔:最小领导是寝室长,其上有课堂领导、带网领导,最顶端是“经理”。每个层级只知道本层级的事,“经理”掌控所有资金,底层永远不知道所谓“290万”是否存在;
敛财手段:除了拉人头,还鼓励“加身价”(购买多套产品),美其名曰“投资越多回报越大”。有人掏空父母积蓄,有人用“谈恋爱”名义骗网友转账,甚至有女生为凑钱和老家男友分手;
生存法则:新人每月交9-12元生活费,住平房时吃白粥咸菜,搬去燕郊小区后偶尔能吃辣条就算“改善生活”。领导用“理财”“创业需要吃苦”洗脑,实则把底层当韭菜收割;
精神鸦片:每周“上课”讲“三商法”“五级三阶制”“达摩祖师哲学”,用文艺片和鸡汤混淆是非,让你觉得“这里比外面更有人情味”。
我在里面待了两年,从不敢反抗的新人,变成帮着“带徒弟”的“师傅”。看着一个个和我当年一样迷茫的年轻人走进来,听着他们喊我“姐姐”,心里不是不愧疚,但更多的是麻木——在这个扭曲的环境里,良心早就成了奢侈品。
在这两年里,我一个下线也没有留下,有的人待了五六年都没有下线,还是最低的业务员级别,很多人山穷水尽后自己选择离开了团队,有的人交不起“生活费”但是有利用价值,比如当师傅带新人,稳定团队,领导会想方设法将其留下。
(传销洗脑课程之一)
七、黎明前的黑暗:传销帝国的崩塌与新生
2023年,命运终于露出了转机。隔壁课堂因“新人意外死亡”被警察盯上,树倒猢狲散之际,有人为了自保供出了我们的窝点。当警察破门而入时,屋里的人有的尖叫,有的试图藏手机,而我竟感到一种解脱——原来外面的阳光,已经很久没照进过我们发霉的屋子了。
被解救后,我才知道这个盘踞在香河、燕郊多年的“四川达州网”传销组织,早已劣迹斑斑:他们用“国家项目”直销”等新概念包装骗局,利用疫情期间年轻人的焦虑心理,两年内发展数百人,涉案金额超千万。而我那位“学护理的女领导”,据说在团队内斗中“升经理被接走”,实则可能早已卷钱跑路。
如今,我终于敢把这段经历说出来。有人问我:“为什么不早点逃?”只有亲历者才知道,传销不是简单的“关起来打一顿”,而是用情感绑架、信息垄断、群体压力织成的密网,让你在“温水”中逐渐丧失反抗能力。那些说“被骗的人都是傻子”的人,不过是侥幸没掉进陷阱的旁观者。
八、写给后来者的警示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以下情况,请立刻警惕:
1.熟人突然热情邀约:尤其是久未联系的朋友,突然说“有好工作/赚钱机会”,且回避具体工作内容,只强调“来了就知道”;
2.异地求职异常顺利:无需面试、无明确岗位要求,只说“来了有人安排”,甚至主动报销路费;
3.居住环境异常:租住城中村、老旧小区、多人混居、封闭管理、不让随意出门,手机被“借用”或监控,灌输“神秘感”禁止讨论“敏感话题”;
4.洗脑话术特征:频繁提到“网络营销”“人际网络”“国家秘密”“负面”“宏观调控”,用“人帮人”“上老总每月23.8万”诱惑,贬低外界“人情冷漠、赚钱困难”。
传销的可怕,在于它不仅骗钱,更会摧毁人的价值观。当你在封闭环境中被持续灌输“坑蒙拐骗是为了家人好”“拉人头是正当事业”时,人性的底线会一点点溃烂。幸运的是,随着短视频普及和打击力度加大,越来越多传销骗局被曝光,但仍有无数“幽灵团队”在暗处滋生。
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看清:世上从没有“躺赚”的好事,所有看似“轻松”的机会背后,都标好了沉重的价码。远离传销,最根本的是守住内心的欲望——当你不再幻想“天上掉馅饼”,骗子就永远没有可乘之机

【全网推广】新项目交流群
标签:
评论列表
解密河北香河、燕郊北派传销黑幕--两年亲历者血泪口述实录...
一、疫情困局下的致命邀约 我是云南人,2020年从外省大学毕业后,因疫情滞留老家,求职屡屡碰壁。2021年七八月间,一位从未谋面的校友突然在学校群里加我好友。她自称在浙江工作,言语间满...